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中心
  • 选肥中心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招商信息
  • vip报价
  • vip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供应>正文

有机肥生产线有机肥圆盘造粒机生活垃圾制肥

供应
发布日期:2024-08-22
产品类别:化肥设备
信息编码:4537916416
有机无机肥圆盘造粒机生产线产品概述:
有机无机肥圆盘造粒机生产线中圆盘造粒机,造粒圆盘盘角采用圆弧结构,成利率可达93%以上.减速机与电动机采用柔性皮带传动,启动平稳,减缓冲击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造粒盘盘底采用多条辐射钢板加强,坚固耐用,不变形、加厚、加重、坚固的底座设计,不需要地脚螺栓固定,运转平稳;
圆盘造粒机主齿轮采用高频猝火,使用寿命增加一倍;
圆盘造粒机面盘内衬高强度玻璃钢,防腐耐用.该机有造粒均匀,成球率高,运转平稳,设备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深受用户好评,是广大用户选择的理想产品。

以上信息由  秦皇岛易森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联系方式
王经理
15533530719
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肥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友情提醒: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fert.com(请把#换成@)
农技百科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 《2023年化肥减量化技术方案》的通知

  农技土肥水〔2023〕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肥(耕肥、耕环、耕保、农技)站(中心),天津市、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技推广总站,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集成示范“三新”技术模式,推动科学施肥技术普及,我中心制定了《2023年化肥减量化技术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区域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联系人:傅国海
  电话(传真):010-59194535
  电子邮箱:natesc_fei@agri.gov.cn


  全国农技中心
  2023年5月26日


  2023年化肥减量化技术方案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物质基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化肥减量化行动实施,加强“三新”集成配套,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关于做好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经济、环保”要求,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化肥多元替代,加强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和施用新机具“三新”集成配套落地,强化高效施肥服务模式创新,建立肥效监测评价体系,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统筹考虑作物增产与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在保证作物养分供应的基础上,避免过量施肥和盲目减肥,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二)坚持产能与效率双提。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充分发挥科学施肥技术在促进粮食产能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单产提升。优化施肥结构和施肥方式,调整养分形态配比,注重中微量元素补充,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三)坚持有机与无机配合。综合考虑作物养分需求和区域资源特点,统筹利用多种养分来源,引导农民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与配方肥、专用肥、缓释肥等施用相结合,替代部分化肥投入,促进作物养分均衡。
  (四)坚持集成与示范并重。因地制宜开展“三新”集成配套,强化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打造“三新”示范核心样板区,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培训,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促进“三新”落地。
  三、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
  (一)巩固基础性工作
  取土化验。建立常态化测土机制,统筹利用第三次土壤普查等数据资源,按需做好取土化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土壤养分数据库。探索批量化、自动化快速测试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常规五项为基础,重点加强中微量元素测定,全面掌握土壤养分状况。田间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有关要求,结合各地科学施肥工作需要和重点工作安排,统筹开展有机无机配合、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中微量元素、新型肥料等田间肥效试验,为优化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提供支撑。农户调查。综合考虑区域、作物、主体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调查点位设置,重点监测农作物的产量情况、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式等信息,建立常态化调查机制。农户施肥监测通过手机端微信扫码“施肥监测通”小程序或PC端登录信息系统填报。
  (二)提升配方肥供应
  优化肥料配方。充分挖掘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综合作物养分需求、土壤养分供应和肥料效应制定肥料配方,统筹基肥追肥比例,注重养分形态配合和中微量元素补充。强化配方发布。采用聚类等方法将大量肥料配方综合形成配比合理、便于生产的区域主推肥料配方。建立肥料配方发布渠道和发布机制,引导企业生产配方肥。做好配方肥供应。统筹各方力量,实现肥料配方“及时发布、按需生产、科学施用”有效链接。鼓励肥料生产企业分区域、分作物设立智能配肥站,建立多样、定点、精准、全面的配方肥供应体系,扩大配方肥生产供应。
  (三)提升科学施肥服务
  信息化指导。及时制定和发布本区域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推动施肥方案进店、入户、上墙、挂网,引导农民按“方”施肥。智能化推荐。推广应用NE施肥系统、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等智能化、简便化推荐施肥系统,指导配方肥科学合理施用,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充分利用手机APP、短信微信、触摸屏等方式,开展配方肥施用技术宣传,提高配方肥到位率。专业化服务。积极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肥料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个性化、定制化配方肥施用服务,推动配方肥下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构建配方肥供需网络,形成“自主选择、按需生产、精准配送”的配方肥供应模式。
  四、开展“三新”模式集成示范
  (一)创新施肥新技术
  1.高效营养诊断。创新高效、快速、低成本测试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土壤测试与植株诊断相结合的全程营养诊断技术体系。采用联合浸提、多元素同时测定等技术,开展土壤速效养分批量化测试改造。探索光谱、遥感、传感器、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应用,开展实时动态农作物植株营养诊断与监测,实时获取作物生长数据,判断营养丰缺状况,推动“测土+诊断”高效营养诊断技术应用。
  2.精准养分调控。强化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针对作物生育期养分需求曲线,采用基肥追肥统筹、速效缓释结合、养分形态配伍等技术,促进养分需求与供应数量匹配、时间同步、空间耦合。基于施肥的产量反应、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精准调控肥料品种用量、养分形态比例和施肥时间位置,开展高效精准的施肥调控,实现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综合目标。
  3.数字化施肥管理。系统挖掘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强化土壤养分数字化管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实时获取农作物生产、水肥利用等信息,优化施肥参数,建立精准化作物营养需求模型和施肥决策系统,搭建大数据平台。采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移动互联方式开展信息化服务,探索应用变量施肥机、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装备进行精准变量施肥,推进施肥数字化、智能化。
  (二)应用肥料新产品
  1.缓释肥料。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需求的肥料,包括聚合物包膜、硫包衣、包裹肥料、脲醛肥料等。聚合物包膜肥料主要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硫包衣肥料以包衣尿素为主,氮的释放速度与包衣厚度、环境条件等有关,可控性不如聚合物包膜,但生产成本低,可补充硫元素,适用于北方缺硫土壤。包裹肥料采用钙镁磷肥、磷酸氢钙、磷酸铵钾盐等包裹尿素,可做基肥或追肥使用。做基肥时注意肥料和种子间隔在5cm以上,做追肥时施肥时间适当提前,宜采用侧施或穴施。脲醛肥料养分释放取决于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作用,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
  2.微生物肥料。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肥料,通过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供应或促进植物生长。施用方法有拌种、蘸根、土施、喷施等,施用前需关注生产日期、施用量、施用方法等信息,在有效期内施用。施用时间要早,施用位置离根系要近,施肥要匀。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施用,施用后及时覆土,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不宜与杀菌剂农药混用。施用解磷、解钾微生物肥料产品时选择缺磷、缺钾而有机质相对较丰富的土壤,微生物肥料应与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
  3.稳定性肥料。在氮肥中加入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抑制尿素水解和铵态氮硝化,使肥效延长。稳定性肥料含氮量高,溶解速度快,易发生烧苗,施用时应保证种肥隔离7cm以上。一般配合农家肥,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性施入,用量应根据种植作物、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等进行确定。盐碱地和旱地上应谨慎使用,砂土地因漏肥严重不宜使用。
  4.水溶性肥料。易溶于水、养分吸收快、肥效高,主要采用叶面喷施、浸种蘸根、水肥一体化等方式施用。施用时严格控制肥液浓度,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肥害或浓度过低降低肥效。叶面喷施时选择施肥关键期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应按照灌溉系统类型控制水不溶物含量,注意肥料与灌溉水的反应及肥料混合的兼容性,避免堵塞灌水器。
  5. 中微量元素肥料。在科学施用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合理补充钙、镁、硫中量元素肥料和锌、硼、钼、铁、锰等微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应针对敏感作物和缺素土壤,提高针对性。可采取基施、浸种、叶面喷施、水肥一体化等方式施用。一般情况下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较少,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量,控制施用浓度,避免产生肥害。
  (三)集成施肥新方式
  1.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上配装深施肥器,在插秧的同时将基蘖肥施于秧苗侧边3?5cm、深度约5cm处。稻田翻耕深度20cm左右,埋好秸秆等,泥浆沉降时间10天以上,精细平整,软硬适度,以指划沟缓缓合拢为宜。秧苗应根白而旺、粗壮整齐、苗挺叶绿、秧龄适宜。选用当地适宜的侧深施肥机具,插秧时匀速作业,避免缺苗、倒伏、歪苗、埋苗。施肥应均匀,严防堵塞排肥口。插秧后保持水层,促进返青。
  2.玉米种肥同播。采用种肥同播机将种子与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残茬高度低于8cm,以不影响机械播种为宜。田块平整度要适宜机械化耕作,0?20cm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为宜。选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应大小均匀、颗粒饱满,发芽率达标。根据玉米株距、行距及播种深度等要求,调整种肥同播机具参数。一般种子深度3?5cm,肥料深度约10cm,种、肥横向间隔大于7cm。后期可根据玉米长势或缺素情况追肥。
  3.小麦机械深施。播种前将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层,或播种时将施肥和播种作业一次完成。在小麦播种前,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撒施肥料,然后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或采用旋播一体机直接旋耕播种;也可直接采用播种施肥一体机,在小麦播种时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作业。肥料用量根据土壤养分、产量水平、肥料类型等确定。
  4.叶面喷施。将肥料配置成水溶液,直接喷施在叶片表面,通过叶片吸收进行追肥。掌握好肥液浓度,在不造成叶片肥害的基础上,可适当提高养分浓度,增加叶面吸收效果。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喷施尿素溶液浓度一般为1.5%?2.0%,蔬菜1.0%?1.5%,果树和茶叶0.5%。水溶肥喷施浓度可参照产品标识说明。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养分需求及环境条件等选择喷施时期,水稻、玉米等在始花期至灌浆期喷施,瓜果类在膨大期喷施,硼肥和锌肥在移栽初花期喷施。喷施时气温15?25℃,液肥温度20?28℃为宜。
  5. 无人机喷(撒)施。采用无人机开展水溶性肥料叶面喷施或颗粒肥料撒施,实现精准高效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作业效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喷(撒)幅宽度、流量等参数,确保用量适宜、喷撒均匀。宜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作业,若喷后遇雨,应重新喷施,确保肥效。注意控制施肥数量和浓度,防止伤苗。
  6.水肥一体化。根据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灌溉方式选择水肥一体化模式和水溶性肥料。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次数,提高养分利用率。根据施肥制度,对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调整,作物需要施肥但不需要灌溉时,增加灌水次数,减少灌水定额,缩短灌水时间。根据天气变化、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灌溉施肥制度。
  五、多元替代减少化肥投入
  (一)接种大豆根瘤菌剂。主要包括拌种、喷施和包衣等方式。拌种需根据大豆播种量,在播种前12小时内进行根瘤菌拌种作业,使用干净的盆、桶、袋子等容器或拌种机械,将适量根瘤菌剂与大豆种子混合,轻轻搅拌至所有种子表面都附着根瘤菌剂,种子阴干后播种。喷施需根据面积确定根瘤菌剂和水的用量,菌液应现用现配,将根瘤菌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施设备在大豆播种时将根瘤菌液喷洒在大豆种子表面及周围土壤。有条件的可购买根瘤菌剂包衣种子,储存时注意在阴凉处摊平晾干,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曝晒,温度不超过4℃。
  (二)种植绿肥。绿肥翻压还田并配合施用配方肥,可减少氮肥用量10%?30%。南方水田可选择紫云英、苕子、箭?豌豆、苜蓿等豆科绿肥或肥田萝卜、肥用油菜等非豆科绿肥,翻压还田做基肥。旱地可采取轮作、套作、间作、混作等方式,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15?20天翻压,深度12?18cm。果茶园可采用自然覆盖、刈割覆盖或翻压还田模式,翻压深度15?20cm。高杆型绿肥宜采取刈割覆盖与翻压相结合的方式,矮生型或匍匐型绿肥宜采取翻压方式。
  (三)施用有机肥。通过施用堆沤肥、沼渣沼液和秸秆还田,与配方肥配合施用,合理搭配、缓急相济,实现增产提质、减量增效。有机肥以基施为主,可采用撒施、条状、环状、放射状沟施或穴施等方法,均匀施入、耕翻入土,推荐机械深施。堆肥、沼渣一般做基肥施用,施用量1?3吨/亩。沼液既可做基肥也可用于追肥,用量2?8方/亩,采用条施、穴施、环状施肥或喷灌、滴灌等方式,及时覆土。秸秆可采用翻压、覆盖、堆沤等还田方式,配合施用氮肥和秸秆腐熟剂。根据有机肥养分含量和肥效特点确定化肥减施数量,长期未施用有机肥的地块,避免当季大幅度减施化肥。
  (四)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既能发挥无机成分肥效快、供应足的优势,又能发挥有机成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优势。主要在经济作物上施用,也可用于大田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作种肥时,可采用条施、穴施等方式,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磷钾含量较高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替代普通复混肥料做基肥施用,高氮型有机无机复混肥也可以用作追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三新”集成配套。总结科学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应用成效,注重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强化“三新”技术集成创新与试验示范。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施,选择基础条件优、产业代表性强、技术支撑好的地区,围绕主栽作物、针对关键问题重点打造“三新”核心样板区,树立标牌、明确模式,做到有规模、可观摩、可推广,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本区域“三新”技术模式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实效。
  (二)加强基础数据采集管理。按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的通知》(农农(肥水)〔2020〕30号)要求,进一步明确数据管理责任,严格数据报送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采集填报工作。做好数据审核把关,保证数据科学合理、真实可靠。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年底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采集考评通报。
  (三)开展效果监测评价。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化肥利用率作为评价省级科学施肥成效的主要指标。统筹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台账、宣传培训、配方肥施用记录等信息,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做细做实。规范化肥利用率田间测算工作,统筹作物类型、施肥方式、土壤养分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田间试验,完善化肥利用率测算与会上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等单位技术力量参与相关工作,提高监测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强化技术指导培训。持续深化“百名专家联百县”科学施肥指导行动,充分调动部、省两级专家资源,实行分片负责,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和“三新”技术示范工作。深入推进“百县千乡万户”科学施肥培训行动,组织农技推广部门四级联动,科研教学、行业协会、肥料企业三方互动,深入开展技术培训。采用印发明白纸、宣传手册、技术挂图等方式,通过室内授课、现场观摩和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促进技术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