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中心
  • 选肥中心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招商信息
  • vip报价
  • vip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供应>正文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餐厨垃圾制肥机器

供应
发布日期:2024-06-19
产品类别:化肥设备
信息编码:5300508499
?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能力明显低于垃圾产生的速度,有大部分的垃圾因无法得到及时**地处理而堆积在一处,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有机垃圾处理设备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飙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直接导致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多。 这也和国内物资丰富有很大关系。
  2、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较低
  就目前看来,垃圾处理的效率明显不能与垃圾的产生量相匹配。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巨大,其中果蔬垃圾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处理的效率较低。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后回收利用的比例较低
  由于垃圾处理设备的先进性较低,不能**地将垃圾处理过后二次利用,不利于资源回收化利用。
  4、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现状提出的对策建议
  引入先进的技术,提高垃圾处理设备的效率。德国垃圾处理设备较为先进,易森**科技通过引进德国技术,凭借先进工艺与科学管理,针对国内果蔬垃圾的特点进行科技创新研制了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增强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从来源上减少垃圾的产量,响应建设部减量化、资源化、**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以资源化再利用为主体的全过程循环模式,是实现生活垃圾减排化和资源化的**途径。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且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向多样化趋势发展,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随之复杂化。建议一些餐饮业以及食堂,小区,大家庭可以引进易森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处理。

以上信息由  秦皇岛易森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联系方式
王经理
15533530719
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肥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友情提醒: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fert.com(请把#换成@)
农技百科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晚播小麦巧施肥水促弱转壮技术方案》的通知

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直辖市)土肥(耕环、耕保、农技)站(中心),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晚播弱苗促弱转壮,巧施肥水是关键。针对当前冬小麦墒情苗情,我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制定了《晚播小麦巧施肥水促弱转壮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技术落实落地,为实现夏粮再丰收奠定基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 沈欣;电话:010?59194533;肥料技术处 胡江鹏;电话:010?59194535。

全国农技中心
2022年3月15日


晚播小麦巧施肥水促弱转壮技术方案

受去年严重秋汛影响,华北、黄淮、西北冬麦区小麦晚播面积较大,个体偏小偏弱,群体复杂。据3月11日农情调度,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0.8%,较冬前提高10.3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期低7.1个百分点。据全国农田土壤墒情系统监测,目前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为苗情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要针对墒情苗情巧施肥水,坚持水肥协同,灌水与施肥配合,土施与喷施结合,进一步促弱转壮,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一、肥水管理原则

强化水肥供应、改善小麦营养状况,是促进小麦生长、弱苗转壮的主要措施。对于晚播弱苗,尽量晚浇水,及早趁墒深施速效氮肥,在起身期、拔节期随灌溉追施速效肥料,能够促进营养生长,培育壮苗;适时叶面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等水溶肥料,有利于小麦生根,促进快速生长;适时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协调营养平衡、增强作物抗逆性,可保苗、提苗、壮苗;后期结合“一喷三防”等措施,叶面喷肥补充养分,促进营养转化,增加粒重。晚播小麦春季肥水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提温保墒、以水促肥。开展墒情监测,实时掌握土壤水分、温度等,科学统筹水肥管理。晚播小苗慎浇返青水,墒情不足麦田在晴天中午以小水湿润灌溉替代大水漫灌,提墒保温。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结合灌水合理施肥,水肥管理一体化,实现以水促肥。

(二)趁墒早追、注重速效。晚播弱苗麦田,根据苗情、墒情、气温、降水等情况,春灌推迟到起身期、拔节期,施肥提前到返青期趁墒早施,部分缺墒麦田可结合小水灌溉或降水施用。注意选用硝态氮、铵态氮等速效氮肥或硝基复合肥。前期可适时喷施尿素硝铵、硫酸锌、含氨基酸、腐植酸或海藻酸水溶肥料、芸苔素内酯等,促进生长。

(三)随水追肥、适当增施。在起身期、拔节期结合小麦春灌进行追肥。根据基肥施用量、土壤肥力状况及苗情确定追肥用量,晚播弱苗麦田一般增施氮2?3公斤/亩、磷1?2公斤/亩,促进生长发育。根据实际补施钾1?2公斤/亩,壮秆防倒。

(四)后期补肥、叶面喷施。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及时追肥,以氮、钾为主,注重养分平衡。后期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尿素硝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锌、水溶肥料等,促进养分吸收,抗逆增产。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一)晚播弱苗

去年“土里捂”“一根针”的晚播麦田尽量晚浇水,若干旱严重,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可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小水湿润灌溉,喷水7?10m3/亩,忌大水漫灌。在起身?拔节前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浇第1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硝铵、硝基肥等速效氮肥6?8公斤。适时叶面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等水溶肥料或芸苔素内酯等,促进快速生长,提苗壮苗,增强作物抗逆性。抽穗开花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浇第2水,随水追施水溶肥、液体肥7?10公斤/亩。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肥、液体肥等1?2次,强化冠层光合功能,促进籽粒灌浆。

(二)其他弱苗

华北麦区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0万以上,可在拔节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随水亩追施尿素10?13公斤。主茎数不足40万,可分2次追施氮肥,第1次在返青期亩施氮肥3公斤左右,因春季气温低,可选用硝态氮、铵态氮等速效氮肥,推荐施用尿素硝铵溶液;第2次在拔节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随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黄淮麦区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麦田,春季追肥可分2次进行。在返青起身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喷灌20?30m3/亩(小畦灌或软管灌40?50m3/亩),随水追施尿素6?8公斤/亩;拔节期?孕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喷灌20?30m3/亩(小畦灌或软管灌40?50m3/亩),随浇水追施尿素7?10公斤/亩。返青前每亩总茎数45?60万、群体偏小的麦田,灌水施肥措施基本一致,施肥量应适当增加。

西北麦区三类苗麦田起身初期和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各喷灌1次20?30m3/亩(小畦灌或软管灌40?50m3/亩),追施尿素6?7公斤/亩、磷酸二铵7?8公斤/亩。

 

(三)旱地麦田

旱地麦田要做好轻压、划锄保墒。缺肥田块于返青初期尽早趁墒追肥,施肥后压实保墒。三类苗田块追施尿素5?6公斤/亩、磷酸二铵6?7公斤/亩;二类苗田块追施尿素6?7公斤/亩、磷酸二铵7?8公斤/亩。可采用施肥机(或耧)将化肥施入小麦行间土壤,或顶凌追肥、结合降水追肥。可追加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养分吸收,起到“以肥济水”作用。

(四)晚播旺苗

群体过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1?2次或深耘断根,抑蘖控旺,也可在起身初期进行化控,抑制地上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预防后期倒伏;拔节后期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65%时及时喷灌20m3/亩(小畦或窄畦灌溉45?50m3),结合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

三、其他技术措施

(一)查漏补缺全营养

底施磷肥不足或缺磷田块要注意补磷,追施氮磷复肥;底施钾肥不足的,可在返青或拔节期适当追施氮钾复合肥。缺硫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春季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用量20?25公斤/亩。

(二)叶面喷肥增粒重

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肥、硼肥和锌肥,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调节农作物的长势,预防干热风和倒伏。

(三)旱灌涝排要及时

墒情不足时要尽早喷灌补墒,无喷灌条件的采取小畦、窄畦灌溉或沟灌洇水等方式补墒。持续降雨、麦田渍涝时,应及时清沟理渠、疏通内外沟系,保证排水通畅。南方及江淮地区沟系不配套麦田要及时开沟,补好内三沟,疏通外三沟,防止旱涝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