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信息由 舟山特爱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舟山特爱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 现将《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推广实施。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4月2日 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应用根瘤菌接种,使大豆根部产生大量有效根瘤,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减少氮肥施用量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同时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是一项节能增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为高标准指导大豆根瘤菌剂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推进我省大豆绿色生产、高质高效,特制订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一、大豆根瘤菌剂要求 选用取得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的大豆根瘤菌剂产品,产品质量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要求,已按《根瘤菌生产菌株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735-2009)》完成质量评价,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 二、接种方式 (一)拌种 适用于现拌现用、无喷施设备的种植农户。 1.拌种剂量及时间 根据播种量,按大豆根瘤菌剂产品说明书确定用量。 应在大豆播种前12小时内进行根瘤菌拌种作业。 2.拌种器械 根据用种量和当地生产条件,使用干净的盆、桶、袋子等容器或拌种机械进行拌种。拌种容器或机械进行过农药种衣剂作业的,应用水清洗3次以上。 3.拌种作业 拌种地点应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将适量根瘤菌剂与大豆种子混合,轻轻搅拌至所有种子表面都附着根瘤菌剂,种子阴干后播种,拌种时应避免碰破种皮。 (二)喷施 适用于使用带喷施设备播种机具的种植农户。 1.菌液配制 根据喷施面积和大豆根瘤菌剂产品说明书确定根瘤菌剂和用水量。使用自来水配制菌液时,提前将自来水接入容器静置1~2天。将根瘤菌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喷施菌液应现用现配。 2.喷施设备 用喷施设备在大豆播种时将根瘤菌液喷洒大豆种子表面及周围土壤。使用过抑菌或灭活作用药剂的喷施设备,应用清水将容器、管路和喷头清洗3次以上。 3.喷施作业 喷施作业前应检查喷施设备的压力部件、控制部件、喷头和接口,保证喷施设备正常运行。喷施时,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喷头是否堵塞、各接口是否有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三)保护剂+根瘤菌接种 适用于种子企业对大豆种子接种操作。 1.保护剂要求 保护剂所用材料应对根瘤菌、大豆植株、人畜和环境无毒无害,并能保证接种l个月后每粒大豆种子根瘤菌存活数量在1×104以上。 2.混拌 将保护剂溶液与根瘤菌液按体积比1:1混合,充分振荡(不少于1分钟),制成根瘤菌接种混合液。将称好重量的大豆种子放入干净塑料袋中,参考保护剂使用说明,加入适量根瘤菌保护剂混合液,吹气并扎紧塑料袋口,反复摇匀(不少于1分钟),此方式适合一次不超过5公斤种子的接种操作。种子量大时,增加5%~10%的根瘤菌保护剂混合液用量,使用大容量容器,用工具混合均匀,确保种子表面有足够的根瘤菌。 3.晾干及存储 将接种种子在阴凉处摊平晾干,避免曝晒,在通风干燥环境条件下储存,储存温度不超过4度。 (四)种子包衣建议 对于需要种子包衣的地块,为保证根瘤菌活性,推荐使用生物药剂包衣,再进行根瘤菌接种。 三、施肥建议 (一)有机肥 推荐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50~300公斤。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的地块适当增加用量。有机肥作底肥施用,翻地或耙地时施入土层。 (二)化肥 1.施肥量 目标产量200公斤/亩以上,亩施氮肥(N)2~3公斤、磷肥(P2O5)4~5公斤、钾肥(K2O)2~3公斤;目标产量150~200公斤/亩,亩施氮肥(N)1~2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2~3公斤。施肥量可依据当地生产条件、土壤肥力水平、肥料效应及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量等适当调整。 2.施肥方式 化肥采取分层测深施肥。建议将70%的肥料施入种下10~12厘米,30%的肥料施入种下4~5厘米处,积温较低冷凉地区,适当减少下层施肥比例。 (三)叶面追肥 依据大豆生育时期、营养特性和营养状态选择叶面肥种类,喷施2~4遍。一般苗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适量的含氮叶面肥,初花期、结荚始期和鼓粒始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溶液、硼酸或硼砂溶液,增花保荚促粒重,促进大豆单产提高。
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