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地说,氯化钾涨价是在预期之中,并不算事出反常,蛇年还只是刚开始,这氯化钾的的确确是靠真本事成功化蛟,后期也或许还能再跃成龙!
元旦的时候笔者就说过,氯化钾基本面已逐渐从偏空转向偏多,因为进口量虽多,但是可售货量反倒不如以往,说明了消费实实在在的增加,以及短期内货源可能的紧张,这种局面下,除非消费明显降级,或者国储暂缓增量抑或临时放量,再者就是能保证持续的大量的进口,否则氯化钾涨价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想拿货就要趁早。
春节假期前就有人问过笔者,氯化钾逆势涨价难道不怕被政策"照顾"吗?我的答复是:涨才是顺势,跌才是逆势,按照市场正常发展,可售货源少而春季市场将至,自给率较低而新成本趋涨,眼下的价格就算是已经不低了,但应该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多了不说,一百两百还是可以有的。节前港口62%白钾、60%大红颗粒钾的均价约2700元/吨左右,现如今新价格已在2800-2900元/吨。
回忆这些不是在吹嘘,而只是在铺垫。因为,下面我要转折了……先说好哈,请不要说我是叶公好龙,本来看涨,现在真涨了怎么还又"矫情"上了。当时我就说过:把历史经验和当下国内外局面结合起来,港口进口钾的价格只要不突破3000元/吨大关应该是不太可能被政策"关照"的,然而这种风险该规避还是尽量规避一下比较好,小心驶得万年船,温水煮青蛙似的涨势才更适合后面的氯化钾。初八开工大吉,笔者还写了《尿素落二铵砸,钾肥不飘就不怕》。
可是,虽然还没到3000元/吨,但它已经有点飘了!所以也算不上是转折吧,按照目前的局面想转折估计着也是有点费劲的,我只是想给大家适当地提个醒吧。
眼下氯化钾上涨的核心理由是可售货源少。港存只有280万吨左右,去年同期是390万吨左右,且不仅如此,若除去国储数量,目前可售的数量已经极低。但是这并非无解,一来280万吨的数字同比虽然大减,但那只是因为去年同期太多,在前年、大前年和大大前年,同期的港存只有250-260万吨。至于国储,这东西难道不是可以临时调整的么?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什么呢?其实这里只是怕两个问题,这也是涉及到氯化钾上涨的持续动力的问题,咱们下面再接着说。
氯化钾涨势能否持续,除去政策面这一不确定性因素以外,单纯从市场自己的角度来看,主要还要看进口量和需求。虽然港存总量同前些年同期比也并不算少,但毕竟近两年氯化钾的消费量上来了,从1400-1600万吨的常规数值大增到了1800万吨以上,如此一来到底多少的港存算是安全的,并不是太好判定,而且这个本就是动态的,后续的进口量、需求会随时改变这个数值。近期关于进口量可能减少、国际可能涨速加快的负面新闻不少,结合起来,使得价格不断拉涨这并不奇怪。可是,毕竟进口数量是暂不确定的东西,而且需求是否会减弱呢?这一点其实是有可能的:一来,氯化钾已经不再是前期单养分价格最低的那个香饽饽了,二来,下游经过了产能扩张,或许就要到了拼刺刀的时刻,三来,粮食安全的严峻局面较前几年也已稍有减轻,所以需求的膨胀期有可能就要过去了。所以即便是没有政策面压力,仅靠市场自身调节,氯化钾过度涨价后再回归理性可能也只是时间上会慢些而已。
农户们种植积极性的问题并未得到完全的好转,下游硫酸钾、硝酸钾和复合肥的行情也全都跟不上氯化钾涨的速度;而且也不能光看到国际上的减量威胁,就忘了还有新增产能将陆续投放;眼下国内市场的价格折合进口价格已经超过了330美元/吨,在主要的对比市场来看,已经可以说是妥妥的高价了,大合同还谈不谈了?
尿素暴跌也没恢复出口,磷铵亏本也得一降再降,两千二三的成本卖到两千八九的氯化钾,难道就能一直逍遥"法"外?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不知道现在转为低调是否还来得及,总之再往后的风险系数恐怕会大大增加;也不知道笔者的善意提醒是不是有点多余,或许涨势比大家所有人想象的还要更持久,未来这份提醒反倒被大家诟病。我只能傻傻地说:保供稳价,厂商有责,分析师亦有责。
本网分析及行情数据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电咨询热线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请持续关注中肥网的官方网站(www.fert.cn)、手机APP(www.fert.cn/app)、微信公众平台(fert-cn)与分析师一对一交流,精彩内容不容错过!(中肥网 作者阿杜/审稿车艳红)
特别声明